【自在老師指導】
發問者作品:
林表初聞鳥語哀,
別離更飲酒千杯;
早知回燕曾相識,
流淚鮫綃透幾回。
〔格律押韻〕
本詩符合七言絕句的格律和押韻(詩韻十灰韻),絕句不必對仗。
仄起首句入韻:(【平】表韻腳)
(仄)仄平平仄仄【平】
(平)平(仄)仄仄平【平】
(平)平(仄)仄平平仄
(仄)仄平平仄仄【平】
〔內容解析〕
一、整體而論
作品大體上看是不錯,很有古典味道,詩句也頗為通順。
但詩句內容卻是跳脫的,起承轉合不太銜接得上。
感覺像是拼湊古典詩的辭彙與情境,而非自己的真實情感所流露。
以原詩的味道,頗有李商隱無題詩的調調,但情感卻缺乏醞釀與鋪陳。
基本上——
律詩八句,適合且利於鋪陳情境;
絕句四句,要精練警策。
但「精練警策」與內容意思跳脫是不同的。
「精練警策」是凝練凝聚的;內容意思跳脫,卻是鬆散的。
你的詩,依照內容情境,適合展開鋪陳為八句律詩,或是宋詞,像柳永的離別詞作很多,可以體會體會。
二、各句解析
第一句「林表初聞鳥語哀」,既然是「初聞」,就應該有後續的情感發展,例如「愁緒滿懷」或「淚滿衣裳」之類的。
例如:
杜甫的〈聞官軍收河南河北〉:
「劍外忽傳收薊北,初聞涕淚滿衣裳。卻看妻子愁何在,漫卷詩書喜欲狂。」
而你的第二句寫「別離更飲酒千杯」,顯得跳脫太快,與前面不太銜接得上。
若鋪陳為律詩,「別離更飲酒千杯」前句,可以描寫一下關於離別之事,如此帶出「別離更飲酒千杯」,才會自然。
第三句「早知回燕曾相識」,在此也顯得突兀,詩意難解。所以應該用律詩,加一句來詮表一番。
第四句結語:「流淚鮫綃透幾回」~~
基本上,作詩溫柔敦厚,含蓄藴藉,寫悲傷也不是句句都在悲哀,那會顯得情感氾濫。
你此詩,第一句已經有「鳥語哀」了,第二句又「飲酒千杯」,最後再「流淚鮫綃(手帕)透幾回」,整體氣氛太凝重,而缺少餘韻不盡的美感。
「詩」就是文學藝術,需要經營剪裁,才有藝術性的美感!
試看:
李白〈送孟浩然之廣陵〉:
「故人西辭黃鶴樓,煙花三月下揚州。孤帆遠影碧空盡,惟見長江天際流。」
有哀傷嗎?沒有感傷嗎?感情在哪?
「孤帆遠影碧空盡,惟見長江天際流。」
那一直目送孟浩然的「孤帆」,直到「碧空盡」,看不見了,還依依不捨的望著長江水「天際流」......,那是何等的情感啊!大詩人寫得如此含蓄藴藉而餘韻無窮啊!以景寓情,展現的是無邊的景致,蘊涵的,卻是無盡的情感。
所以,寫別離不一定要一味的「喝酒」啊,「流淚」呀!
這類網路作品頗多,大同小異,難免老套!
〔修改建議〕
茲就原詩原意及七言絕句之體,自在老師修改如下:
擬題:送別
林表愁聽鳥語哀,
送君漫飲酒千杯;
應念春回燕復來。
解說:
1.原作重複「回」字。基本上,近體詩雖不嚴格禁重字,還是儘量避免為宜。
LV超3A名牌購物網